镀层因为其具有的高硬度和耐磨性,可以大大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而广泛应用于很多行业。含量过低,电流效率高,溶液分散能力较好,镀层的硬度也较高同时溶液的带出损失减少;含量过高,固然镀液的导电率进步,均镀能力也跟着升高。其详细含量在实际出产过程中除了用化学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外,还可以使用比重计进行粗略丈量,又良多参考书给出了镀液在15℃时溶液密度与CrO3含量的对照表,可是在实际出产过程中溶液一般是在50℃左右进行工作的,丈量时的温度不一定正好在15℃,在这里给出一个在很实用的在不同温度下 但电流效率下降槽电压升高,分散能力变差同时镀液的带出损失较大,镀层的硬度也较低。海内也在有些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普通的尺度镀硬铬工艺的应用仍是最为普遍。但是镀硬铬的工艺原理决定了其电流效率较低、沉积速度较慢。为此国际上在镀硬铬添加剂的研制方面从普通的镀铬工艺发明以来一直都没有中断过,且已经历了从含氟到无氟的发展。生产实践中,镀硬铬工艺应注意以下事项:
1.须严格控制液温、电流密度、极距等操作条件;
2.均一性差,对复杂形状镀件需适当处理;
3.电流效率很低,须较大电流密度;
4.阳极采用不溶解性阳极,铬酸须通过铬酐补充;
5.电镀过程中不许中断;
6.形状不同镀件不宜同槽处理,须用不同的挂具;
7.镀件预热与液温一致,附着性才会好;
8.镀件要彻底活化,有时要带电入槽,附着性才良好;
9.需用冲击电流(大于正常50-100%)在开始电镀较复杂形状镀件,约2-3分钟而后慢慢降至正常电流密度范围内。